没有解决问题,就不算是好的办公室设计

  • Watched: 1546

当我们在讨论什么是好的办公室设计时,其实一直忽略了去思考另外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,什么是“设计”。讨论设计的无非两种人,1是受众,2是设计师,两种人嘴里的设计可是同一个东西?设计这个词在当今,逐渐成为了一个空泛的词,类似大家口里常常念叨的“文艺青年”,没有人能说清楚是什么意思,更像是一种风格感受,那么什么才是办公室设计?不妨我们从平时的对话语言中来思考这个问题。

从以上话我们可以感受到,设计常常是作为一个动词使用的,也就是说,设计应该是个动作过程,而不单单是一个结果,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,设计是一个过程之类的话呢,当然不能,因为我们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动作过程,这个动作过程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,这才是解释什么是设计的关键。从感知的角度我们来理解办公室设计,办公室设计应该是有四个层级立体堆叠而成的,分别是表现层,内容层,意识层,价值层。

1.表现层

表现层是受众接触的最多,感知最丰富的一层,这一层可以简单理解为,表现形式,比如公司logo的图形,排版的样式,颜色的冷暖,图片的风格,文案的表达,这一层是直接的感官接触,所以受众在这层的直接判断是好看不好,喜欢不喜欢,就像谷歌的扁平化风格,有人喜欢有人讨厌,但是你无法给出你为什么喜欢或者讨厌的理由,因为这些都是感官给出的感性的感受。

2.内容层

这一层,简单的理解,就是整体的风格感受,是由表现层的所有表现形式组成的整体效果,比如在优秀广告画面里面,你看完之后在脑海里面形成一个强烈的印象感受,比如“竹叶青”的广告,你看完之后会明显的感受中国传统的韵味,“嘉实多”的广告让人感受到专业,“纽崔莱”的广告让人感受健康,这一层和表现层的共同点在于,都是与受众直接接触,受众同样在这层可以直接给出自己感性的感受。

这两层是常常被人误读的两层,不仅仅是受众,甚至一些设计师都觉得做设计就是做形式感,甚至为此发明了一个叫做设计感的词,真是让人不可理解,另外一点,有的设计师把自己认为好看的东西,当做是大多数人喜欢的,当然你可有自己的审美标准,但是设计师若不能客观站在受众身边,便永远是在自娱自乐。人们经常通过形式和风格来判断一个设计的好坏,而忽略后面的两层。

3.意识层

意识层可以理解为分析层,比如我们的产品、价格、渠道、受众是什么,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,才让消费者记住我们的核心价值,在设计师的角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分析问题,这一层通过一、二层和受众间接接触,但是在受众的角度简单的理解,应该是,我们想要通过表现层和内容层想要输出的价值,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,这一层的确定,也就确定了,第一、二层应该如何去表达,但如果前两层传达有所错位,受众的感知便无法达到意识层。

4.价值层

价值层,简单理解就是价值观,不同价值观,决定了不同的喜好,喜好决定了理想,现实和理想之间存的差距,叫做问题,价值观起到发现问题的作用,在设计师的角度来理解,就是这个问题是否存在,或者说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的出现是为了什么,在受众的角度来理解,这个问题有否有解决价值,或者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。价值层决定了一个设计的诞生。

从以上观点看来,设计师思考的过程是由抽象变的具象,而受众恰好相反,从第四层到第一层的这个解决问题的动作过程,从价值层得出问题,再通过意识层、内容层、表现层去给出解决方案的动作过程,就叫做设计。

那什么又是好的设计呢?

举一个别的例子,我希望能够更加方便的喝汤(假设的环境是没有调羹勺子之前,只能用手),这个便是价值层,发现问题,然后进入意识层,我们喝什么汤,盛汤的容器是什么,我们用我们的手喝还是用我们的脖子喝,跟着进入内容层,我们是把这个工具做成吸管?还是勺子?最后再进入表现层,也就是把勺子做成尖的还是圆。到这里设计做完了,但是否是一个好的设计呢,于是我们转换角度到受众,从第一层开始,再回到第四层价值层,看这个设计,是否能解决能够更加方便喝汤的问题,如果的确这个工具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喝汤了,它便是一个好的设计。

好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

好的设计令人向往,它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,让人梦想成真,受众眼里的设计和设计师眼里的设计,当然应该是同一个东西,因为两种身份不是并列关系,而是交集的关系,作为受众,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再表现层,和内容层来感受设计,吹毛求疵。而作为一名设计师,更应该有着一颗对设计的敬畏之心,保持思考,在创作一个新的作品的时候,先扪心自问,这个设计的存在是为改变什么,它真的能改变吗? 请关注黄金城品质动态。